秋雁女性网 > 生活 > 休闲 > 正文
美丽的故乡——常熟
2016-09-20 14:56:50 来源: 秋雁女性网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古城常熟的历史文化常熟处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北靠黄金水道——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东连太仓,距全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古城常熟的历史文化

  常熟处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北靠黄金水道——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东连太仓,距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约一百公里;南接昆山、苏州;西傍无锡。常熟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故素以“鱼米之乡”著称。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横贯古城的小河原有七条,状似古琴七弦,称为琴川七弦。七溪流水澄明如镜,十里虞山青翠绵延。老常熟们说古城虞山有五个山头,各有山名。靠东的称虞山,向北到维摩称为乌目山,向西北依次称为顶山、西山、小山。传说虞山是活的,山长18里,山高160丈。从早晨到晚上有72种变化。据说姑苏名画家唐寅雇船来常熟画山,从九曲十八弯的州塘河出发,拐个弯山就变个样。结果艄公慢慢摇,唐寅快快画,到日落西山的时候,竟画了72张,再一幅一幅连接起来,就是一座美丽多姿、活灵活现的虞山。

  前人有“虞山十八景”之说,既“维摩旭日”、“辛峰夕照”、“桃源春霁”、“普仁秋爽”、“书台积雪”、“福港观潮”、“昆承双塔”、“星坛七桧”、“拂水晴岩”、“剑门奇石”、“湖甸烟雨”、“破山清晓”、“西城楼阁”、“吾谷枫林”、“湖桥串月”、“三峰松翠”、“秦坡瀑布”、“藕渠渔乐”。

  “辛峰夕照”说的是虞山城内部分的最高处,始建于南宋的辛峰亭。辛峰亭初名望湖亭,明代改称辛峰亭。造型似塔,古朴端庄,登上辛峰亭,极目远眺,古城新区,一览无遗。每当夕阳斜照时,山下云烟缭绕,西望尚湖一带水面。潋滟的波光与绚丽的落霞相映生辉。故称“辛峰夕照”。

  辛峰亭又叫极目亭,据说和春秋时期的齐女有关。春秋时期,周王朝开始衰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战争频繁。吴王阖闾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此时,齐国与楚国“交通聘使”,图谋联合对抗吴国。阖闾听说此事,甚为担忧,准备找借口出兵攻打齐国。当时吴王太子波之妃已经去世,齐景公有个女儿未曾婚嫁,吴王便派人到齐国求婚。齐王幼女名少姜,到吴国与太子波成婚后,不知夫妇之乐,一心思念父母,日夜哭泣,郁郁成病。后来吴王令人在苏州北城门上造一九层飞阁,并将北门改名为齐门,每日由太子波陪同少姜去城楼游玩,以北望齐国。一天少姜倚窗远眺,却见一座青山绵亘横卧,山色时而变化,太子波告诉她:这山名虞山,因葬虞仲得名,少姜凄然一笑,心中若有所思。由于齐女终日忧伤,不久就一命鸣呼了,临终前对太子波说:“妾闻虞山之巅,可见东海,乞葬于此,倘魂魄有知,庶几一望齐国也”。当时辛峰亭尚未建,齐女墓就在辛峰亭现在的位置上。原来的极目亭之名也是迎合了齐女遗言。

  剑门,位于虞山之巅。其处峰峦险峻,悬崖凌空,气势雄浑,为虞山石景佳绝处。相传吴王夫差在此试剑,将石一剑劈开,裂为石门。顶端有巨石三块,称“三沓石”,上石如舟,中石如几,下石如斛,犬牙相交,架于缝间,欲坠未坠。崖裂如劈,巨石悬危,“烟岚高旷”。两壁巨石临崖,直立如刀削。仰视天成一线,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俯瞰幽谷深邃,怪石嶙峋,层峦叠嶂,故有“剑门奇石”之称,为虞山十八景中最有名的一景。

  据说吴王夫差自得绝代佳人西施后,纵情宴乐,日久亦觉无聊。一日,独自至虞山祖师庙暂住消遣。入夜,夫差舞“莫邪”剑自娱,因久未练习,昔日虎丘劈石之功已失,“莫邪”剑砍在山石上,仅留浅痕。夫差顿发无名火,暴跳如雷。祖师庙主持妙空见状,劝告夫差修神养气。夫差遂随妙空修练气功。九九八十一天后,妙空又捧一杯碧绿清汤献呈夫差饮服。夫差服后,顿觉神清气爽,豪情倍增。出室执剑挥舞,但见寒光闪烁,天昏地暗。忽听半天霹雳巨响,眼前石峰竟被劈开,顿成裂崖。后来,夫差命人在裂崖石壁上刻“剑门”两字。

  位于虞山脚下的兴福寺初建于南朝齐时,寺院附近有破龙涧,曲折东流,环抱寺门,故又名破山寺。关于其名由来另有一说。据说民国初年曲径中一碑刻有一诗,诗云:“唐时旧寺今犹在,闻有高僧号破山。绿竹生孙随处是,白六出岫不知还。游冶到头成后悔,繁华弹指失前欢。吴中子弟痴迷久,现宰官身说法难。”破山寺就由此而来。

  唐代诗人常建有著名诗篇《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贴切地描绘了古刹及其周围的景色。寺内青嶂叠起,古木参天,飞泉石桥,气象雄古,颇擅林泉云壑之美。每当清晓初日,山林古寺,晨雾飘渺,环境幽绝。自此古寺名声愈盛,成为江南四大名刹之一。

  兴福寺依山而筑,占地甚广,破龙涧自寺前迂曲而过。现存主体建筑为明清遗构,自南而北共分五列,中轴线上依次有头山门、天王殿、三佛殿、大雄宝殿。寺自唐宋以来即高僧辈出,有唐之怀述、常达,五代之月霞、应慈、持松等,称誉禅林。历代文人墨客来游者如明清间吴伟业、钱谦益、翁同和及康有为等也均在寺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或碑记。

  虞山十八景中的“湖甸烟雨”

  、“湖桥串月”说的是虞山西南部山脚下的尚湖。相传姜尚为避纣王在此隐居垂钓,又因在虞山前,所以又叫山前湖或称照山湖。湖上烟波浩渺,玲珑的山岩,衬托着明净的湖水,使湖区景色分外妖娆。水边芦苇丛生,岸上阡陌平畴农舍村落。东望琴川,北屏青山,环境十分幽美。

  常熟的园林虽不比苏州园林的精致镌美,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清末明初文学家曾朴的旧宅曾园就是一例。曾园又名虚廓园、虚廓居。位于古城区西南隅与赵园相邻。原为明万历间御史钱岱所筑“小辋川”部分遗址。曾园以水面为中心,四周环亭榭假山,修竹古木,布置得宜,建筑别具匠心。且借景虞山,水光山色融为一体。园中央清池一泓,源头活水从城河入。池中置“不倚亭”,池南为“虚廓村居”(翁同和题),池东有黄石假山,名为“小有天”,题云:“光绪丙戌,筑石室为静坐处,故友庄亦耕经营之,越六年曾之撰补记。”

  赵园位于城区西南隅翁府前,与曾因相邻。原为明万历御史钱岱所筑“小辋川”部分遗址。清嘉庆、道光间为邑人吴峻基所有,初名水壶园,又名水吾园。清同治、光绪间,园归阳湖赵烈文,门额“静圃”,俗称赵吾园。

  赵园园门东向,傍临九万圩。全园以水景取胜,景点皆环池而筑,参差错落,布置得宜。西行贯长廊,名“先春”。直西长廊名“殿春”,折而向北,依围墙而筑,中置八角及方形水榭各一。临园墙处老柳盈堤,偃卧波上,远望虞山峰峦亘绵,蔚然深秀。园内有桧柏三株,虬枝参天,蟠根嵌石,为钱岱“小辋川”遗物。赵园运用园外活水引入园内池中,以较辽阔的水面与回廊、平冈相配合,并以园外虞山为借景,引山色入园,使之俯仰皆得。

  常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传统悠久深厚。自商周以来,才俊辈出,建树卓越。春秋,岩偃北学孔门,以文学著,后有“南方夫子”之称。科举时代,文武魁首累世不绝。在文学、艺术、科技领域代有巨匠,流派纷呈。有“元四家”之首的大画家黄公望;“虞山琴派”创始人严澂,“清六家”中创“虞山画派”的王翬和吴历;“东南文宗”钱谦益;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瞿氏传人;还有抗倭名臣王鈇;抗清名将瞿式耜;清两代帝师翁同龢;爱国僧人黄宗仰等等。

  明代沈以潜有《过虞山》诗,诗云:“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齐女墓荒草秋色,言公家在旧琴声。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吟诗看月明!”常熟山青水秀,景色绮丽。十里虞山,峰峦起伏,半麓入城,尚湖、昆承湖面山而卧,相映增辉;琴川河穿城而过,雅园幽巷点缀其间,构成了山、水、城、园融为一体的独特的吴中风情。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闻名于世的"沙家浜",使常熟成为

  名扬海内外的游览胜地。

  文章来源:秋雁文学社区 文/Cocoa可可

辽ICP备19018940号-3 qiu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