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女性网 > 文学 > 现代 > 正文
桐花凤
2016-11-28 11:24:46 来源: 秋雁女性网
当青儿望见那大山深处那依然是那么贫困的家时,她眼睛湿润了。那时,青儿刚刚中学毕业从城里回来,斜斜地背了发白的挎包,头上十八圈草帽上
 

  当青儿望见那大山深处那依然是那么贫困的家时,她眼睛湿润了。

  那时,青儿刚刚中学毕业从城里回来,斜斜地背了发白的挎包,头上十八圈草帽上印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红字。回到家,她放下挎包,放下行李草帽,到缸边拿着木瓢,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很贪婪、很惬意的样子。觉得喝饱了时,就把嘴一抹,啊啊地、舒服地呻吟。她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脸上一派地红扑、灿烂。青儿爹娘见了,心里就有了许多快乐,觉得昏暗的家里,就有了些青儿带来的光亮,逼退了许多枯燥与寂寞。

  青儿就张罗着点灯。

  娘说,没桐油了。

  青儿就打开背包,拿出几颗桐籽来,爹看青儿竞满满地装了一袋桐籽,便眼睛都绿了:“你哪儿来这么多桐籽?!”他用粗厚的手掌抚摸着桐籽,就觉着有春风穿越季节的走廊,有梦境在眼前飘浮。青儿娘也一把拦住欲砸桐籽点灯的青儿,一派地不舍。青儿就笑笑,把桐籽丢回口袋,摸出电筒去掉盖儿当灯,说:“桐籽是我贷款买的种籽。咱这山里适合种。咱这山区实在太穷了,种点经济林木,没准能改变一下我们山区贫困的面貌呢!”

  爹娘心头都一惊:“贷款?!”

  爹娘虽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有愁云从眼里溢出,并慢慢地飘散在空气中,冲散了些重逢的喜悦,使屋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凝滞而沉闷。

  晚饭后,就陆陆续续地有乡亲、大嫂、女孩儿们来看青儿,青儿就很主角地被人们簇拥在中间。青儿就大声地宣讲她要种桐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计划。钱的光景总是能晕了许多人的眼目,于是许多人便争先恐后地去追随青儿的理想。只有青儿的爹娘退得很开地望着青儿,眼里时而飘过喜悦,时而掠过担心,时而浮上疑惑。只有当人们散尽,二人坐在床边,望着女儿甜甜睡觉的样子,嗅着女儿很青春的气息与呼吸时,老两口心里才漫过一阵激动与一丝谈谈的惆怅。

  尔后,青儿便带了一帮小姑娘、小媳妇,用贷款买了更多的桐籽,搞了苗圃,育了苗,再接着,就和姑娘小伙、愿种树的村民们一道,漫山遍野地栽上了。在铺满石骨子的阡陌小道,裸露的丘陵山岗以及过去乱石杂草丛生的山谷,不到三、五年,竞奇迹般的缀满了绿。春二、三月,老柳含烟,野云燕游,春雨菲菲时,便有如雪的桐花,簇簇拥拥地热闹了山山岭岭。

  然而,桐花的郁香,不知何故,一到青儿故乡那遍是以红石骨子土为主的土地上,便变得十分清淡,竞引不来蜂蝶。初,青儿不以为意,但到一阵阵山风吹过,桐花纷纷飘零,树上却只结出几个稀稀拉拉的桐籽时,青儿才慌了,知道没授上粉。那些姑娘小伙的父辈们,一怒之下,就要砍树,青儿便在他们面前跪下了,并保证明年一定结果,到时不结,再砍不迟。

  看着青儿一天天憔悴的脸和不分白天黑夜游荡在山林间、桐树下的身影,最心痛的还是青儿的爹娘,他们原本就有病,没有多久,便双双故去了。这对青儿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村里人看着只能用眼泪拯救桐树贿赂命运的青儿,毕竟心软,终于,再也没有人提砍树的事了。

  然而,第二年,无论青儿她们用尽什么办法,就是引不来蜂蝶。买了蜂群来放,亦不见蜂蝶采桐蜜。青儿无奈,只得叫姑娘小伙们用苇穗,用竹杆,用手进行人工授粉。但那桐树实在是太多了,青儿日日夜夜地干,终于有一天累倒下了。

  姑娘小伙们很悲伤,把她停放在桐树下,阵阵桐花的闷香,象一只歌在黑夜里传递着痛苦,他们都是巴人、土家人的后裔,于是他们跳丧、唱哀伤的歌子,直到山洼里流出血红的黎明。

  不久,青儿的家乡一带,突然出现了一种比蜜蜂大不了多少的鸟儿,绿羽纤爪,黛背翠尾,漫山遍野地翩翩飞翔于成千上万棵桐树之间,采粉授花,忙得不亦乐乎,嘴里还不停地叫着:青儿!青儿!

  自那年后,桐籽大获收成。人们都说,那鸟儿是青儿变的。而且这鸟儿也怪,每当桐树开花时他们来,但花谢即去,亦不知所栖。人们见它非常漂亮,眼睛酷似青儿,便叫它桐花凤。

  然而,尽管如此,每到桐树开花,漫山遍野的桐花凤飞来时,却会勾起村里一个小伙子心里一阵阵永远的痛,他一直暗暗地爱着青儿,可他还没来得及向青儿表达。于是,他常常在这个季节,对着漫山遍野的桐花和桐花凤喝闷酒,一直到醉得人事不省。

  文章来源:秋雁文学社区 文/wjx4937 本名:魏继新

辽ICP备19018940号-3 qiu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