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中读了6年书,一直感觉恨透了这个学校。初中时自习课唱歌被停课一周,搞了个对象毕业后被好友霸占了,想学抽烟又没钱,天天迟到只能翻墙头,还被门房老头在墙头上摸了大粪,我呸。高中了吧,哪个老师都认识我,逃课打电动被举报,说我头发中分不到4/6分过头楞要罚款,班里女生各个长的安全系数极高,班主任天天打麻将,人家名字好啊,姓胡,我们叫他老胡,哈。一中现在被拆了。
当年的一中进了校门正中间是条柏油路,两旁是巨大的梧桐树,所以我认为但凡是学校就应该有这天蔽日的林荫道,就象泰山的“柏洞”一样。左右两边是教室,每边5个教室,一排10个。过了月亮门是女生宿舍和教师宿舍,在后面是养鱼池,猪圈和食堂在最后面,饲养员加厨师有6.7个人吧。每天跳墙头“砰”一下,落在学校菜窖上,弦尤在耳。
老一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是由郭沫若老先生题写的校名,据说当年这所县级中学一举考入12个北大,校领导给郭老写信要求题字,郭老当时轻度酒精中度回了一封信,结果就有了我们的学校校名。这段往事在每次学校大会上老校长在强调完男女生交往要得体不要谈乱爱之后总要唏嘘一番,一些老教师总是表情肃穆,仿佛曾经在郭老旁边为他亲自磨墨一样。
最温馨的事情是去食堂打饭,我本来是走读的,但我喜欢暮色中拿着饭盆叮叮咣咣去食堂打饭。食堂不知为什么一年四季总有棒子面粥可喝,一特大的锅,师傅站在高1米的锅边,用巨大的勺子往每个饭盆里倾洒。馒头发的整好了1元4个,碱大了5个,那时候尽管我很瘦,但每次都能吃4个,女生见了都很惊讶,我却说“减肥,减肥”。食堂的菜量有限,去晚了是没有的,通常都是两大脸盆菜,一盆土豆片,一盆土豆丝。那时候没有吃饭的地方,女生拿回宿舍,男生则拿到教室去吃,一条咸菜,一块腐乳都是好的,几个人挣来抢去,要在家里连看都不看。
伴着叮叮咣咣的日暮和嘈嘈杂杂的清晨,中学6年用句歌词来说成为了如梦如烟的往事。高考完毕之后我去见档,在忙碌之后我回到了教室,教室空荡荡的,黑板上写满了人的名字,你的,我的,他的,不知谁写了一句,一中,我想恨你,但更多的却是眷恋。
文章来源:秋雁文学社区 文/懒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