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候,在老师帮助之下,我们和浙江新昌的一个中学取得了联系。不少同学通过书信往来,结成了笔友。
我的笔友和我同名同姓,叫高峰。自称是文学爱好者,又有志在天下的书生意气。他叫我北高峰,我叫他南高峰。南高峰每次来信,都要附上一首小诗,文笔清新秀丽。若干次通信后,我们互换了相片。照片上的南高峰,长得秀气,很婉约。
我学习平常,却喜写写画画,两人志趣相投。为了写信,我不仅和邮递员处得惯熟,还喜欢上了集邮。于是,他每次来信,都用不同的邮票,并且贴得平整,生怕有所折损。我把能够收集到的山西风景名胜的图片册子给他寄去,他也把浙江一带的资料寄来给我。
南高峰来信说,浙江真有两座山,一座叫南高峰,一座叫北高峰。我闻知欣然,以为真是天定缘份。我们相约,将来有机会到浙江,一定前往双峰游玩。毕业之后,我和同学上绵山。山上隔河有两山耸立,很有气度。我把其中一座叫做南高峰,另一座叫做北高峰。写信告诉他,他很高兴,说有机会一定到绵山,看一看我们的山峰。
我们都是农村孩子,家里也都贫寒,只有考学一条出路。我们用书信的方式相互鼓励,交流体会,切磋学法。一年下来,我们的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大学也好似不太十分遥远的梦了。
那年秋天,他考上了丽水的一所中专,我则上了师专。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此后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后来竟至中断。我曾想,也许有一种朋友,和你素未谋面,他只是你人生路上的特殊伴侣,走过一段路之后,就真的消失了。
二00三年,我有幸到华东五市考察,车至浙江境时,却奇迹般的和南高峰取得了联系。第一次听到话筒那边的声音,我激动得话都不会说了。听我说中午到杭州,南高峰只说了一句话就挂了手机:“你在岳王庙门口等我。”
几个小时后,岳王庙门前的人山人海中,我们几乎是同时认出了对方。我们久久相望,眼晴湿润。南高峰英俊潇洒,气宇轩昂,言谈话语透着睿智。他是接到我的电话之后,从几百里外的新昌赶来见我的。临别之际,他拿出一本书给我。那是一本南北高峰的旅游手册。十五年过去了,当初的约定,他还记得。
别后,我发短信给他。写的是:“南高峰,北高峰,执手竟如梦。方相见,又西东。吴山习习酒旗风,了却了一段江南梦。”
文章来源:秋雁文学社区 文/mo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