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叫一声,用 海浬的几句诗,为这“超乎其上”做了解释,尔后双手合住门两扇,躲进家里 成一统,写起了自己的小说。海浬的那两句诗是这样的:“再见了,油滑的男 女,我要登到山上去,从高处来俯视你们了。” 做人宜粗。其实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宜粗,都宜大而化之,超乎其上地对待。 文明发展到今天,环境的挤压,令世界布满慬小慎微的君子、亦步亦趋的庸才,四 周的空气令活泼的生命窒息。面对这境况,我想,一个聪明的人,他应该迟钝些、 粗糙些才好,他应该积攒些力量,去干些自己认为是重要的事情。
据说一家外国公司,在选职员的时候,他注意到了职员的两种生活细节。 一个细节是,他早上起来叠不叠被子;;另一个细节是他刷牙后,盖不盖牙膏瓶 的盖。很滑稽,他们选择的是不叠被的人,是那种第一次用牙膏时就将瓶盖扔 在垃圾筒里的人。他们认为这种不拘小节的人,才有可能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 到大事上。这个说法恰好与我们传统思维相浡。 谈到“粗”艺术的许多领域,其实也讲这个“粗”字。“删繁就简三秋树, 立异标新二月花”,这是郑板桥老先生对艺术最高境界的理解。影视界谈到艺术 的“粗”时,也常常爱说“疏能走马”这句话。他们当然也强调艺术的另一面, 即“密不透风”。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坦荡”的原因,就是他的“粗”,这 “戚戚”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细”。其实,将大事与小事分清,大事清楚, 小事糊涂,你的世界马上就变成“删繁就简”的模样了。时下常听到一句话, 叫“活着真累”。我想,这累的原因,在很大的程度上因为你不分巨细地将那 纷至沓来的世界,尽往自己怀里揽。如此,累死活该!
文章来源:秋雁文学社区 文/YU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