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女性网 > 文学 > 情感 > 正文
第三封信·俗人游(下)
2020-03-25 16:43:51 来源: 秋雁女性网
  在我看来,就便是原始时期的岩画,石器时代的线条画,氏族时期的面盆网纹,青铜时期的铭纹,只怕也要比这些粗制滥造的神仙好太多了。

  在我看来,就便是原始时期的岩画,石器时代的线条画,氏族时期的面盆网纹,青铜时期的铭纹,只怕也要比这些粗制滥造的神仙好太多了。 我记得在敦煌的时候,就看见过一尊清代时,乡民自发捐助修缮过的宋代雕像,它旁边还立着一块得意洋洋的石碑,尽说些什么德之高,功之大的话,可是,这一尊雕塑,跟敦煌的其它雕塑相比,你除了觉得恶俗,粗陋,还真找不出其它的什么美感来。 神仙也好,佛陀也罢,他们都应有超脱世俗的气质与风采,能让人一看之下便肃然起敬,或者是让那种独特的宽厚与慈悲自顶而下将你慢慢浸透,就像敦煌石窟。

  不过,谁都知道,要把那种仙风道骨,那种与世无争,以及度化众生的悲天悯人雕塑出来,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如此美丽的敦煌也不是一朝一夕某朝某代某人独力造成的。那是需要创作者抛开所有功利心,真正溶入自己对佛道的体会与感悟,甚至达到忘我境界才能真正做得好的。 而现在,利益让这众多的神佛在短时间内便雕塑起来了,不过,它们只能是简单的塑起来了,短时间内尚能占着这古朴庄严的殿堂承受些缭绕的香火,可是时间一久,恐怕就连那些曾经翻身下拜向它们祈福的信男信女们都不会记得这些偶像的面目与身份。

  走过那么多寺庙,也只有番禺莲花山上的那一座观音阁上的观音木雕让我觉得尚有可与古人媲美之处。那里供人瞻仰的全是观音的各式化身,据说上面的每一尊观音都是一位笃信佛教的雕刻家花费十数载精心创作而成。我已忘了是以何木为材,全部没有上色彩,只是打磨后漆上一层光漆,并不华丽也不明艳,但觉得人物个个姿态娴雅高贵,容颜端庄慈悲,衣纹服饰流畅生动,或颦或笑或深思或入定,各有各的神情面貌。看时如沐春风,一不留神,便觉观音大士幻化成了各式美态,袅袅婷婷就在立在你的眼前心上。

  美的东西,应是与功利心有着一定距离的。能够创造美、欣赏美的人,他的心,必不能太想着以此为利,否则,出来的东西,必然失于急躁与粗糙。 记得在《敦煌掠影》里,我说起过旅游景点的功利化问题,两年后,放下了对敦煌古迹的惦念和叹惋,冷眼看去,忽然发现了这是一个相当荒谬的问题。我们老是把五千年的文明挂在嘴边,常常以此为傲,可是,真正懂得这深厚文明之精髓,认识到其中历史与文化价值,并且真正痛惜爱护、继承发扬它们的,十多亿人中,能有庶几?看到这些古建筑里混杂着无数粗制滥造却仍能骗得无数香火的偶像,真不知道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讽刺。

  前些日子,重看《陶庵梦忆》,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古人能活得如此纯粹,如此风雅。我想,大约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的读书人,许多人生来就是士族,不必,或者说是不屑,为稻梁谋,所以才能常有佳作。从古到今,要活得风雅,要不,就要有强大的物质支持,要不,就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不为俗流污染。而我们这些工业时代(或者说是后工业时代)的人类,永远中优先考虑最实际最功利的问题,大家都忙,都累,都俗。 我记得我在给武陵源氏的《青藏之行》里回复说,我喜欢不带太多理性思索的纯粹的旅游。现在看来,喜欢是一回事,而真正的写作中,我却是中余秋雨的毒太深了一些,一写游记,我总不免要跳出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言论,谈论一些连自己都不曾弄懂的问题。所以,我也不过是众多俗人中的一个,在用一根手指头指着别人说的时候,我却忘了其余四根是指着我自己的。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一大堆俗语废话,别介意喔,因为这一篇连名字都叫了俗人游呢!

  祝好。 木木

  文章来源:秋雁文学社区 文/楼上听歌

辽ICP备19018940号-3 qiuy.com